□本報記者萬靜
  近日,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對12006人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,75.3%的受訪者表示關註中央部委預算公開的相關情況。調查中,94.5%的受訪者支持部委預算公開成為強制性規定,92.4%的人期待國家制定部委預算公開的標準格式並強制推行。
  老百姓最關心預算公開中的哪些內容?調查顯示,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:“三公”支出(83.8%)、部門人均支出(47.4%)、職工住房支出(41.6%)。其他還有:特定事項支出(36.7%)、部門總支出(35.1%)等。
  複雜的表格、晦澀的數據、名目繁多的科目……看財政預算報告,不僅讓很多老百姓覺著費勁,就連一些人大代表也會覺得吃力。究竟如何實現在看得見預算報告的基礎上,更要看得懂預算報告?
  對此,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認為,目前的預算公開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。首先,部委公開預算的渠道太分散,各個部門都用自己的網站分別公佈,老百姓需要登錄不同部門的網站查詢,不符合便利性原則;其次,公開的預算中往往缺乏要點,對於主要花錢的地方沒有明確說明;再次,功能分類不夠詳細,沒有分類到項目,也沒有標明每個項目占用多少資金。
  “缺乏經濟分類是當前預算公開中的重要問題。”王錫鋅教授指出,經濟分類更能反映出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。比如,一個項目功能分類說是用於教育,經濟分類則要解釋在教育這個大的範圍里,工資、住房、車款各用了多少,這些指向的是錢的具體去向。
 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張光認為,立法嚴重滯後和部門決心不大,是中央財政預算公開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。他表示,預算公開是財政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,涉及利益分配的規範、利益格局的調整、部門權力的約束,阻力非常大。部門決心直接關係到預算公開的程度與水平。
  張光認為,預算公開真正走向制度化,必須做出三方面的改革:首先要強化預算法治化程度,修改完善1994年出台的預算法,改變預算公開立法嚴重滯後的局面;其次要切實保障公眾對於預算的知情權、表達權、參與權、監督權,特別是要暢通公眾參與預算公開全過程的渠道;再次要加強對預算公開中相關問題的監督與問責,增強部委預算公開的壓力與動力。
  “真正的預算公開應該由國務院制定預算公開的條例或者辦法,來規定預算公開中的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。”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表示,老百姓如何獲得預算公開的資料、發現問題後向誰提出、相關部門誰來回覆、何時回覆、老百姓不滿意回覆時如何處理等問題,都應該由法律法規加以規定。預算公開只有受到法律的保障和監督,才會真正走向規範化、科學化、制度化。
  (原標題:業界建議預算公開成為強制性規定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94zmqw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